海南科经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海南科经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海南科经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Image    公司新闻
Image    行业动态


互联网+风暴下,建筑行业会不会被洗牌?

作者: 建筑师的非建筑建筑师的非建筑    更新: 2015-04-26    浏览: 1296    字体:

  一直以来我还是相信,互联网对建筑行业,如果能谈到“影响”二字的话,是一步一步来的:培养底层的用户使用习惯,逐步将各个与设计相关的分支业态的互联网结合模式都做起来,做成熟,再来谈影响行业整套体系,比较现实,也容易落地。但从实际情况上来看,“互联网+”在两会上提升到政府工作层面之后,如果我接触到的几个设计院都在谈类似“网络设计院”“建筑界的阿里巴巴”“设计师平台”这些事情,那这就成了时代下的普遍现象,四处开花,不能被无视了。
  显然,结合整体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向转移以及建筑行业的变化,活儿肯定是越来越少,因此也就显得越来越难干了。设计院从上到下都希望能通过这个机会进行转型:目的必然是希望尽可能找到短平快的解决方式:梳理现有的问题,改变不利的状态。对于设计院,最容易想到的互联网+建筑的形式,无非就是和日常生活最接近的形态:类似淘宝一样,平台上卖设计。它衍生出来的各种分支属性也很自然:给设计师搭建一个平台,允许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明确自己擅长的方向,甲方在平台上面发布项目也好,挑选设计师也罢,总之让二者通过透明公开的系统联系起来,将以往固化在一个建筑里的工作关系虚拟化。
  当大家都琢磨搞这个的时候,无非就两种结局:成和不成。
  我们先说不成的情况,因为它简单一点。直接说建筑设计的话,讨论的范围可能有点儿大,在物理学里,总是先从较为典型的模型开始研究。之前在做cgarchitect 2006-2009年度分析报告翻译的时候,就特别注意到jeff提及的一个数据:效果图公司的境外、同国家、同城项目各占比例。对大部分公司,境外的项目比例还是最少的,最大的是本国,其次是同城。这个调查结论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件事儿:效果图还是要在现场盯,或者说,甲方觉得自己在必要的时候能去现场盯,是十分现实的一种考虑。反过来说,没法到公司去看图,甲方会觉得很别扭,有了新活儿还是优先考虑本地的公司,哪怕质量差那么一点儿。再稍微推理,无法脱离线下对接,成了效果图公司难以形成网络平台的一个重要门槛。对于建筑设计行业,如何将线下沟通,通俗点说就是开会,这件事情保质保鲜地搬到线上,恐怕还是需要在培养用户习惯以及实时交流技术基础这两方面下功夫。而至于从设计行业的组织架构上,这个就更难了:它太深。
  再说成的情况。讨论它的意义在我看来不在于它怎么就成了,而在于成了之后,会发生什么。成的路上会有如下可能,比方说某群体组织了一群在他平台上发表信息的建筑师“会员”,整体行业在走下坡路肯定大家连做菜都记得少放点儿油。该组织就当起了大家长的角色,拉点儿甲方,跟后端的建筑师们来个对接,开个WORKSHOP头脑风暴一下,之后选个花魁送出去,顶多后面再加个电话回访调查客户满意度,把材料啊,装修啊的小弟带上,基本就这节奏。衍生的问题是:
  A.建筑师为啥跟着你?
  因为你能拉来甲方,因为我们不抱在一起就很可能孤孤单单成了流浪儿只剩捡破烂。但这样的建筑师太多了,假设这个模式成行,那国内未来将会呈现一个一个类似设计师联盟的组织,每个组织一片区域,再开业的建筑师就跟新开淘宝店一样——花钱刷信用,然后做生意——花钱交会费,然后平台才会给你介绍活儿。再接下来的情况是,头脑风暴这个环节会变得越来越不值钱,这个几乎不用分析,竞争导致的:同质量比价格,同价格比质量,循环了几次之后就奔着质量+免费的方向去了。
  一旦头脑风暴环节成了牺牲品,新的竞争者势必说,“我这儿还有更多姿势可以解锁!”,毕竟前期概念设计阶段也不是什么难事,稍微有点儿经验的,带上一个八仙桌的人,来个1礼拜都能做得有模有样。门槛低意味着复制成本也高不到哪儿去,这就意味着竞争肯定更残酷。所以在我看来,在这种建筑行业生态模式发展的过程中,一种很可能的发展倾向是:建筑设计向后端转移,即更加关注实施的完成度,施工的便捷性,节点的精细程度等等,因为这些环节的工种更加复杂,配合更加牢固,审批制度相对严格,并且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交流及磨合,这些都是快餐式的互联网不能给予的。(3D打印技术一旦渡过了概念期,情况除外)
  B.发展壮大了之后呢?
  既然都是甲乙双方的合同约束,我们先挑个建筑师最容易理解的甲方形态来说,也就是建筑师到底做没做过甲方?做过,而且几乎天天都在做,那就是效果图。问题就化解成:如果有一个平台,核心目的是解决如何将效果图和建筑设计公司对接。假设让效果图公司的人来做,这网站的情形会类似于,各个公司把自己的作品都放上去,粗暴一点儿的按功能、按人视鸟瞰、按日景夜景分类。讲究一点儿的按完成时间分类,给我10小时我做啥样,给我30小时我做啥样,给我70小时我做啥样(你建筑师想做成的那样子,先撒泡尿看看自己给多长时间,再拉着脸过来要图)。再文艺那么一点儿,放几个公司效果图的教程。总之,这网站会成为各个效果图公司的选美平台,设计师进来摘牌子。但换个角度想,如果让建筑设计公司来做这个网站呢。他们作为甲方可能更简单更粗暴:发布画图的信息,多少天周期,中途要看几次,几张图,能提供的文件是什么,是模型还是CAD,是手绘还是意向照抄等等。反正就是个类似的求职信息发布平台。很明显,效果图公司首选平行推介自己,建筑设计公司首选发布招聘信息,在二者体量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哪种平台更容易活下来,不难判断。结论就是,市场繁荣导致公司增加,市场萎缩导致卖方市场,卖方市场导致服务提供者趋利前置。
  同样,一旦这种类似的设计联盟的平台做大,可以形成产业链条和成熟模式,最有话语权的必然是合约的直接发出者,而且合约发出者之间本身就是圈子,他们接管平台,既便捷又直接。说得再三俗点儿,潘石屹拉着几家次他一级公司的老总,开这么一个平台,他们的地产项目都放在这个平台上征集建筑设计师,照样开WORKSHOP,照样要求新姿势,设计师们如果不趋之若鹜,就跟我开个新系列叫公益化的设计行业整体倾向一样扯淡。
  那作为平台,它存在的价值在哪儿?对上线面临质量保证,对下线面临费用控制。这事儿是先例么?不是,说得高大上点儿,香港建筑师的官方组织负责干这个也不是一、两年了:甲方在设计时先按照合同向官方打全款,并最终由其按阶段向设计师付钱。如果换成连我姥姥都懂的话:支付宝。这里最重要的反而不是平台本身,而是基于平台的制度再建立:真正将设计的支付和质量的阶段控制上升到精准的意义上。谁的平台把这点做成了,谁的平台就赢了。如果都做不成也正常,真要推动它的话,恐怕还需要制度上的力量:建筑学会 or 建设部。
  综上,在我看来,这种平台的出现,当市场总量小的时候,很容易走快销型的建筑设计或设计产品:小额设计项目(如农民自建房、城市立面改造,反正就是来张效果图就能砌砖抹灰那种)、家具或小型产品类(不需要执行防火规范,没有疏散距离限制、高层落地边要求等等)、图面表达或平面设计类(就是好看就是酷,爱我你就猛击我)。假(yi)设(yin)市场总量大的时候,如果没有规范化的合同约定和保证(参考某些地市规划局报批的专用软件,如“修详通”之类),真正的建筑设计与互联网的交易模式,无从谈起,否则平台无非就是个图形化的通讯录,搜到了之后还得当面签合同碰方案。
  设计行业洗牌这事儿,不敢说迫在眉睫,也得说箭在弦上,屁在屎头上。不是所有人都能做上潘石屹的项目的,也不是潘老财年年都得整个50万平米计容的新噱头等着大家来看的。大量的设计师对接的还是普普通通的项目和甲方,这些伴随着普通而来的属性无非是:经验一般,对设计行业认识范围有限,毕竟大小也算隔行。但甲方对于方案的终极要求可不复杂,就是要好东西,且价格能被接受。举个形象点儿的例子,河南甲方在焦作干了一个城市综合体,他找了河南省院,很可能是因为他只认识6个设计院,数来数去,再平衡一下甲乙方啊,报建难度啊等等,选了河南省院。如果通过平台,甲方可以平行的知道50+的设计院呢,河南省院还会说我就有这个实力能拿下来合同么,那它能指望新增加的45个公司全都不如它么。基于这种情况,综合的院会越来越难以存在,甲方之间会很快形成:A院干ART-DECO风的住宅厉害,B院干商业综合体概念投标厉害等等评价,作为设计院,不断集中优质资源,来壮大单一方向的设计实力,而综合型的设计团队,啥都会但啥都一般般,将会拉低整个公司的精力。公开&透明,带来的最讨厌的情况就是:竞争白恶化,或者开辟新结合方式。
  还有一个担心,一旦这种平台被市场证明是合理的商业模式之后,这种透明的竞争会自然地筛选掉很多技术水平呵呵呵的建筑从业者,而逐步将资源再次集中到新的这批活跃分子或者单项专业人士身上。这种进化可不叫什么平等,更不是所谓的社会关系重塑,这是要出血的行业革命,将行业刷新成甲方和一小撮设计师的游戏而已,当然了,在那之后,既得利益者肯定满口的仁义道德,他们会管这叫:基于互联网扁平化理念的生产关系进步。
  但这事儿对不对?我觉得对。因为它很可能真的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让市场将行业精英留下来。就好比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改革成在明确知道分数之后,甚至知道别人的排名和选择之后,再来报考专业和学校:剥离了原有的那层窗户纸,硬实力直接说话(以前清华招120人,福建省排进前400就敢报,现在?给分之后报名,排进前150都得看看前面的人有没有把烧锅炉专业的位子给你剩一个)但带来的问题便是,大量的背景型从业者,失去了工作的机会。
  稍微总结一下,假设把设计过程搬到网上这套体系真的成立:
  1、有资源的人就能干,很容易形成大公司带着小公司的各大在线联盟,自己拉活的独立小公司生存环境被逐步挤压
  2、每个公司(团队),旗帜鲜明,主打方向单一化,技术实力专向化
  3、整体交易量上去之后,建立健全有保障的信用制度才是关键
  4、会促使设计行业大量剥离普通从业者,但由于质量上的竞争和透明的平台,利润降低。成为高逼格,高消费,而收入普通的群体。
  至于弄个产业园给设计师拉活,别动不动就互联网思维:建个既有甲方董事会主席,又有设计团队负责人的这么一个群,什么平台不平台的,设计师饿了不会自己炒个菜,难道还非得等人一勺勺地喂啊。


海南科经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logo
© 海南科经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世贸东路2号世贸中心E座501
电话:0898-66504533